當心情感冒時-九個與憂鬱症共舞的故事

on Friday, July 4, 2008

本書的九個故事,雖然並非全是嚴重憂鬱症個案,但都曾經受憂鬱情緒之苦。其中三分之二的人,接受醫療後已痊癒而無需服藥;另外三分之一的人雖然持續接受治療,但他們接受病症、與之和平共存。努力為自己的生命找出路──擔任志工、經驗分享、著手助人,是他們紓解壓力、遠離憂鬱的共通選擇……


“憂鬱症其實是個籠統的名詞,目前醫療上相信,生理、心理與社會都是可能的致病因素。

生理上──女性面臨經期、懷孕、產後、更年期的變化,可能因為荷爾蒙的遽變,而出現憂鬱相關的情緒;另外,如甲狀腺功能失調、癲癇、新陳代謝異常、癌症、心臟疾病、腦神經病變、外傷等生理因素或疾病,也可能因為改變了生理既有的平衡而導致憂鬱。

心理與社會上──無論是重大災難如九二一地震,或是遭逢家變、喪親之痛、婚姻問題、婆媳問題、親子問題等日積月累的生活壓力,如果不能適當紓解,也都有機會積壓成疾。

近年來,已有愈來愈多的醫學證據說明,當持續累積未能處理的壓力,超過身體所能負荷的臨界值時,將引發壓力荷爾蒙持續釋放,並導致腦內血清素及腎上腺素的失衡,乃至於腦部滋養素的破壞與降低,甚至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的結構與功能;終將出現自律神經失調、疲勞等生理症狀,以及焦慮、憂鬱等情緒困擾,而達到必須藉由醫療介入的疾病狀態。

「嚴重憂鬱症」已被發現是一種「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失衡」,不僅影響生理,也同時影響情緒、行為及想法。研究指出,有心臟疾病的人如果同時合併有憂鬱症時,因為認知想法及情緒受波及,也會影響其接受心臟疾病醫療的意願,導致較嚴重的病癥及致死率。

事實上,嚴重憂鬱症如同心情「感冒」,是可以痊癒的,只是需要接受至少六到九個月的療程。一般服藥大約三到六週開始出現效果;約有百分之七十的憂鬱症患者,在接受二到三個月的藥物治療後,會達到明顯療效。但也有很多人服藥三個月後,自認為已恢復便自行停藥,導致尚未完全穩定的神經化學功能再度失衡,而復發憂鬱。

輕度憂鬱症個案,如果發生時間不長,建議把心定下來做自我身心檢測,及想出適合自己的紓解對策。遠離憂鬱的「十步六要」,可提供大家作為參考──

「十大步驟」包括:過高要求先放低(Demand)、自我信心往上提(Esteem)、正向思考排第一(Positive)、放鬆心情樂無比(Relax)、定時定量常運動(Exercise)、尋求資源良醫逢(Source)、經驗分享多互動(Share)、著手助人樂融融(Initiate)、定期健檢遵醫囑(Obedience)、恢復健康憂鬱除(Normal)。這十個步驟的第一個英文字母合在一起,即DEPRESSION,正是憂鬱症的英文。

「六要」指的是「要健康吃、安心睡、快樂動、甘願做、歡喜受、積極治」。

如果能確實做到這「十步六要」,對於輕度憂鬱症狀的處理應是遊刃有餘。” ~ 摘自“當心情感冒時-九個與憂鬱症共舞的故事”。。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